新京报讯(记者 滕朝)8月22日,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曝光了七个故事之一、由薛晓路执导的《回归》故事预告和海报,复原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的盛况。《回归》由杜江、朱一龙、惠英红、任达华、王洛勇担纲主演,叙述了1997年7月1日前后,内地和香港同胞齐心协力确保香港一秒不差回归祖国的故事。《我和我的祖国》由陈凯歌、张一白、管虎、薛晓路、徐峥、宁浩、文牧野7位导演合力打造,将于10月1日公映。
为2秒商洽16轮,揭秘香港回归商洽桌上“没有硝烟的纷争”
1997年7月1日0点0分,香港按时回归祖国怀有,这一前史性的瞬间,是中国人民的一起回忆。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为了五星红旗一秒不差地升起,中英两边为了“2秒”商洽了整整16轮之久,而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瞬间和令人热泪盈眶的画面,都在薛晓路导演《回归》中得以出现。
关于时任外交部礼宾司副司长、交接典礼总指挥安文彬来说,他最重要的使命就是确保五星红旗在7月1日0时0分0秒按时升起,让香港的主权按时回归祖国。而这却成为了中英两边商洽最大的不合地点。英方代表坚持要在7月1日0点0分0秒降下英国国旗。深信主权回归有必要分秒不差,安文彬坚持英国国旗有必要要在6月30日23点59分58秒下降。
为了这短短的2秒钟,两边斗智斗勇,进行了16轮艰苦的拉锯式商洽。而这全部也首度被薛晓路导演搬上了荧幕。预告片中短短几个镜头,便展现了商洽桌上的云谲波诡,也塑造出一位立场坚定、态度强硬的外交官形象。也正是由于很多如安文彬一般幕后英雄的尽力,才确保了五星红旗在7月1日0点0分按时升起。
杜江朱一龙再现全军仪仗队风貌,惠英红任达华回归典礼热泪盈眶
导演薛晓路以回归典礼准备前后几个普通人的视角切入,再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一严重时间。其间包含中方外交官、仪仗队武士、香港差人、挂钟师傅,他们身份不同,但有一个一起的愿望——在7月1日0点0分按时升起五星红旗。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尽心竭力,只为确保香港回归“一秒不差”。
为了复原这一庄重的前史时间,导演薛晓路邀请了时任交接典礼升旗手的朱涛作为升旗部分的总指挥和参谋,辅导杜江、朱一龙等艺人。在他的辅导下,艺人们除了练习走正步、升旗这些根本动作,小到下巴、仰头的视点也会被逐个纠正。
为了确保香港按时回归祖国怀有,除了杜江、朱一龙、王洛勇等扮演的内地工作人员,香港各界同胞相同付出了很多的尽力。在片中,惠英红扮演的香港差人一直站在回归商洽和典礼的第一线,但当一切人都能在电视前见证回归这一前史时间时,他们仍需在场馆外坚守岗位。而任达华扮演的挂钟师傅,为了将回归典礼履行总指挥的手表调至分秒不差,不眠不休,分文不收。
关于惠英红、任达华两位艺人来说,观看回归典礼亦是他们人生的难忘时间,惠英红表明自己在回归的那刻心跳加快,任达华则在电视前激动落泪。两人不谋而合坦言“自己永远是中国人”,很侥幸参演《回归》,重现这一一切港人难以忘怀的严重时间。
新京报记者 滕朝
修改 徐美琳 校正 杨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