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不断、持续“霸屏”的上海车展,成为了本年初春最受注目的职业盛会。千余家车企齐聚一堂,在电动车范畴大放异彩的国产品牌铆足了力气“秀肌肉”。
比亚迪推出的高端品牌“仰视”自立展台门户,和保时捷、宾利等豪车比邻;小鹏带来全新扶摇架构下首款SUV G6;蔚来初次展出了新款高端中型SUV ES6;长城携哈弗、魏牌、欧拉、坦克、长城炮五大品牌近30款产品露脸……
除了密布发布的新车,宝马MINI“冰激凌事情”、特斯拉缺席等事情也数次冲进言论中心,给车展再添了不少热度。
不过,“冰火两重天”的是,整车企业在上海车展的镁光灯下爆火,它们背面的锂电工业链却跌进了严寒的深渊。
上游的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价格间隔高点现已不止“腰斩”,中游环节的六氟磷酸锂等资料价格也被带崩。相关上市公司一季度成绩“哀鸿遍野”,4月25日,A股锂电板块团体跳水。
上海车展的热烈背面,谁来给锂电企业擦擦辛酸泪?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用在新能源车和它背面的锂电池工业链上,真是再适宜不过了。
只是一年前,车企还在为昂扬的电池本钱叫苦连天。据《我国日报》其时的报导,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2022国际动力电池大会上“吐槽”道,动力电池本钱高,车企简直是“在为宁德年代们打工”。
不过那时候,宁德年代( 300750.SZ )为代表的电池企业们,也并非油水丰盛。当年宁德年代的一季报营收同比增加153.97%,但净赢利却同比下降了23.62%——典型的增收不增利。
“宁王”也是给他人打工的?车企没赚钱、电池厂也没赚钱,那赢利跑到哪里去了呢?
本来,其时的赢利都持续沿着工业链向上搬运,来到了手握锂矿资源的原资料供货商手里。数据显现,2022年上半年,上游锂盐上市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天齐锂业( 002466.SZ )完成净赢利大增近120倍,融捷股份( 002192.SZ )净赢利同比增速达到了令人惊叹的4000%多,天华新能( 300390.SZ )其时的净赢利同比增速也超过了1000%……
参阅下面这张兴业证券收拾的联络图,图中最上面一行、手握矿产资源的企业,在其时“卖方商场”的格式下具有强势的定价权,吃下最丰盛的赢利。